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自我管理
发布者:智汇云杰2023-07-27 21:39:00
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只停留在计划上,而是要落地执行并不断改进,向最终目标或长远目标靠近。在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,需要高中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,主要包括目标管理、时间管理和自我能力管理。自我管理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,可以帮助高中生从更高层次和角度去看待学业、职业中的各种问题,从而更容易获取成功。
第一,目标管理。
确立目标是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,目标不仅能帮我们确定努力的方向,更能起到反馈和激励作用。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,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及与目标的差距。另外,明确目标也有助于我们安排好做一件事情的步骤与轻重缓急。

通常在设置生涯目标时,可以由远及近即先设立长远的目标,然后再设立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。长期目标属于定向性的,要具备前瞻性,在此基础上再分解出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。一般目标的制定原则,要遵循SMART 原则:具体化、可测量 、可达成的、相关性。这里的相关性指的是,现有目标要与长期的生涯发展方向相关、一致。
第二,时间管理。
时间管理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目标,通过事先规划并运用一定的技巧、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有效运用。一般时间管理的主要方法包括:
(1)GTD概念
这是一种最新的时间管理概念,其具体做法可以分成收集、整理、组织、回顾与行动。
第一步收集,是指将待办事宜从大脑中搜索出来;
第二步整理,是采用“四象限法则”将任务进行分类汇总;
第三步组织,是根据任务的优先程度,制订执行计划;
第四步回顾,则需要每周进行回顾与检查,并进行调整与更新;第五步行动,即按照每份清单开始行动。

(2)时间管理"四象限法则"
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·科维CStephen R.Cov町)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。即把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、不紧急、重要、不重要的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,利用四个象限的划分帮助我们对时间进行深刻的认识及有效的管理,这就是时间管理的"四象限法则"。
(3)制订科学有效的时间表。
时间表具体可以分为学期时间表、每周时间表和每日时间表,三者相辅相成。由于高中学习相对紧张,因此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琐碎时间利用起来,如课余、饭前饭后、等人等车时等。
第三,自我能力管理。
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,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,我们要学会根据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。因此,在生涯管理中要学会提升自己一些应对变化的能力。
(1)生涯适应力
生涯适应力是指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、所参与的生涯角色、面对生涯变化或可预测的生涯问题时的准备程度与应对能力。
生涯研究学者Savikas和Porfeli认为生涯适应力可以包括四个维度,简称为“4C":生涯关注、生涯自主、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。其中,生涯关注是指个体对未来的关心,它有助于个体放眼未来,为可能面临的生涯任务做准备,本质上是一种未来取向的人格特质;生涯自主是指个体为了应对未来的生涯任务能做到自律并付诸努力,坚持不懈地塑造自己或周围环境,能对自己的生涯发展负责,体现出主动性人格的特质;生涯好奇是指个体积极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及自己的生涯角色,对自我和未来愿景形成认识;生涯自信是指个体不断增强自己的生涯抱负,在探索中建立实现人生设计的信心。

(2)可迁移技能
可迁移技能是指在某种特定环境下获得的、并可有效运用到其他环境和领域中的技能,如调查能力、沟通能力等。这些通用能力在不同的职业情境中都有可能用到,是个人内在核心的通用能力。常见的可迁移技能包括:
①组织管理能力:计划安排、协调控制、分配整合等能力,即通过综合考虑、统筹部署、把握流程、有效调配、及时调整等具体能力完成任务。
②沟通表达能力:通过口头、书面、非语言姿态等各种形式,有效接收、领会、传递信息,达到良好沟通的效果。主要包括表达、理解、倾听、说服等具体能力。
③解决问题能力: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,能主动面对问题、积极思考、分析原因、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,综合考虑、平衡利弊,找出最优方案的能力。
④人际交往能力:尊重他人、善于与他人有效合作、能够积极求助他人、理解他人,并能适当妥协的能力。主要包括建立新关系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、提供和寻求人际支持、团队合作等具体能力。
⑤学习能力:对新事物保持好奇,乐于学习新知识,待续探索,理解归纳,梳理总结,
⑥创造改进的能力:主要包括信息搜集、发散聚合、数据分析、概念提炼、反思提升等具体能力。